黑龙江大学丁立群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与马克思实践哲学重建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AZX003),最终成果为专著《实践哲学:马克思与传统》。课题组成员有:马成慧、齐勇、耿菲菲、罗跃军、高来源、张彭松、陈莹、尹金萍。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梳理了西方实践哲学传统,廓清了传统实践哲学理论与实践、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生态伦理学的性质等一些主要问题,使西方实践哲学传统形象逐渐清晰。
(2)对西方实践哲学传统进行了前提性批判和反思,挖掘其潜在的另一种前提,克服了实践哲学理论中的内在矛盾,使实践哲学的确立更具合理性。
(3)确立了马克思思想被通常忽略的一个重要来源:古希腊哲学,特别明确了马克思思想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承继关系。
(4)在确立马克思思想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探究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在实践哲学传统中的革命,明确了马克思“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性质和意义。
(5)该成果研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当代西方实践哲学家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及其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质疑,这种质疑在当代西方具有典型意义。回答这种质疑,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按内容逻辑来说,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澄清实践哲学传统部分;第二部分为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部分;第三部分为批判当代著名实践哲学家阿伦特的马克思思想研究部分;第四部分为批判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以及对马克思的质疑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全书的立论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传统实践哲学的反思批判,以重新理解实践哲学。
(1)本部分首先从恢复理论和实践的本真含义与本真关系,澄清由于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主义的侵袭而在思想史上产生的误解。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的三重关系:不同的生活方式、知识类型和不同的存在论的关系,论述了这三重关系的引申意义。
(2)进一步从思想史上梳理实践哲学的基本意旨,厘清实践哲学的理论分野及其研究内涵。该成果提出,实践哲学是关于社会历史之目的、意义以及人的生存及其意义的理论;实践哲学是人文科学的哲学,它把人的行为看作一个整体,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能是一种为“善”所设定的关系。实践哲学又是一种立足于人的现实和未来存在而对整个世界的理解理论。
(3)对传统实践哲学的前提——理论、制作和实践的对峙关系批判性重建,挖掘三者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在一个更高的整体中理解三者的关系。解决对峙引起的理论自身的矛盾和现实的生态危机。从而从理论、实践的统一性出发,以实践哲学“覆盖”理论哲学,完整地理解人类的实践行为。
(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从亚里士多德的矛盾论述出发,结合哲学史上的消解形而上学倾向,一反传统哲学把理论哲学当作第一哲学的思想,提出以实践哲学为第一哲学的思想。在形而上学统治哲学史的背景下,这一思想具有对真理的“解蔽”意义。
(5)传统实践哲学是关于人与人交往的哲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在实践哲学(善)的规约范围内。这是理论、实践和制作的三分对峙的自然结果。对此本研究对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实践哲学做了初步探索。考察了哲学史上“理论”的自然观的演变,提出建立人与自然的包括功利、伦理、审美和神圣价值为一体的完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克服价值与自然的二元分裂,使自然在另一重意义上“复魅”。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马克思与实践哲学传统的继承关系和革命性转换。
(1)该成果把马克思的思想与古希腊文化联系起来。提出希腊思想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是马克思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本研究分析了马克思对理论哲学的批判和实践哲学的立场,马克思的理论概念、实践概念的来源以及马克思思想的基本精神等方面,确定了马克思思想对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继承关系。
(2)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对实践哲学传统的超越。提出马克思实践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马克思以劳动代替传统的“伦理-政治”实践,以社会领域代替政治领域,把实践哲学拓展到政治之外广大的、基础性的社会领域,从而构建了与传统实践哲学不同的,以“劳动→社会共同体→人的社会本质→社会革命→社会解放(人类解放)”系列概念为骨架的“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
(3)“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回答了西方哲学家对马克思“劳动”和“社会”实践理论的质疑,使实践哲学由原来的伦理政治领域,深入伦理政治的基础-总体性层面(社会领域,把人类实践活动拓展到人类的基本活动)生产劳动之中,具有超越政治领域和政治革命的彻底性;其社会革命既有全面的社会关系变革也有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既是夺取政权的革命也包括渐进的社会改革,既包括宏大的社会变革也包括微观日常生活的文化革命,具有传统实践哲学政治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同时,马克思实践哲学具有传统实践哲学及其政治革命不具备的革命目标的远大性。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阿伦特实践哲学思想中的马克思因素,尝试通过分析两者跨越时代的思想交锋,澄清双方思想的分歧根源与内在的一致性,批判阿伦特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质疑。
(1)阿伦特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经历了“批评”、“还原”与“转向”三个阶段。本研究认为,阿伦特与马克思的分歧主要在于,阿伦特秉持希腊的古典“政治”概念,重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划分的意义,反对现代“社会”将政治和经济问题融为一体的思考方式。具体而言,她反对以解析“劳动”作为构建政治哲学的关键,而这正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起点。基于此,她在自由观、革命观以及“进步论”方面的观点,迥异于马克思。
(2)阿伦特意识到马克思思想在终结形而上学传统、把握时代变动方面的重要价值。她指出,马克思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她对马克思思想的现代性、革命性进行了论证,剔除了理论杂声对马克思研究的干扰,旨在还原马克思哲学的本来面貌。更为重要的是,她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确立了自己实践哲学的基本特征,即主张复多性、“朝向生”并观照特殊性的哲学。
(3)阿伦特对马克思的宏观政治经济学缺少足够的信任,转而重视个体的政治判断能力的实践价值。因此,阿伦特由马克思转向康德,认为康德是实践哲学传统的关键人物。她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理解康德的审美判断力,指出基于“共通性”的审美判断力是最具政治性的,因而是人在“无依凭”时代重拾公共生活的重要能力。我们认为,这是阿伦特思想对当代实践哲学的重要贡献。
(4)就阿伦特与马克思的分歧而言,她对马克思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例如,她仅仅从希腊哲学的语境理解劳动概念,进而忽视了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双重内涵。她略带精英主义的政治哲学观,缺少马克思那种对时代变化的准确把握,也缺少马克思从社会结构根基出发去解决现代政治危机的理论视野。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两者存在共同的理论指向,即对现代政治价值进行重估,使之切实地服务于人的一种朝向有自由、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及其对马克思的质疑,并对之加以回应和批判。
(1)该成果提出,哈贝马斯以经典的实践哲学问题(公共领域)开启学术生涯,其后的所有学术思考,都始终贯穿着“亚里士多德对实践与技术的区分”这条主线。依据实践哲学的基本特点和基本问题框架,可以肯定地判断,哈贝马斯是地道的实践哲学家。他认为当今世界的诸多危机,根源在于人们“对实践与技术的混淆”。
(2)哈贝马斯对“理论与实践”“实践与制作”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索。他明确地说“交往就是实践”,以交往理性作为“实践智慧”,确立了实践对理论的优先地位,重申了实践与技术的区分,力图在时下恢复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实践哲学传统,对实践哲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生产范式”的实践哲学,生产劳动仅仅是一种目的行为,而非“实践”,进而从“劳动”概念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个体系,他都加以质疑和批判,试图“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4)该成果对“作为实践”的劳动与交往进行对比,对哈贝马斯的历史唯物主义重建条分缕析,揭示出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存在误读,导致了后者对于实践哲学传统的超越作用和革命意义被取消。通过“解蔽”,彰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真理力量和伟大意义。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1)西方实践哲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领域,至今未能确定一个规范性内容。该成果致力于对西方实践哲学传统进行梳理,对实践哲学的内涵进行澄清,以期形成一个规范性的、清晰的“形象”。
(2)西方实践哲学自亚里士多德把理论、实践和制作分离后正式形成独立领域,但是,一者在实践哲学的内部存在一定的矛盾,在与理论哲学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的混乱;二者在实践哲学的社会效应上,存在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摒弃于实践哲学之外的弊端,引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本课题研究对传统实践哲学的前提进行了批判,重建了理论、实践和制作的关系,为重建马克思实践哲学提供了前提条件。
(3)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性质和基本内涵一直是学术界分歧颇多的问题。该成果通过深入研究,提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一种“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它以劳动代替实践,从而在社会层面而不是在政治层面构建了一种更为彻底的实践哲学。
(4)该成果进一步研究了现代西方实践哲学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思想,特别研究了二人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质疑——这种质疑在现代西方具有典型性。回应了他们对马克思以劳动代替实践、以社会代替政治的诘难。
该成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该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基本性质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解,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建,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2)该成果对马克思的革命理论的探索,对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理论支撑作用。